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期刊介绍
  • 投稿指南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导读
期刊介绍
投稿指南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联系我们

综合新闻

  • 病原微生物分类都有哪些(病原生物学电子商务
  • 病原生物学论文研究思路(病原生物学研究方向
  • 戊型肝炎防治共识在穗发布 高风险人群可接种戊
  • 俄媒:专家称美国领导的蝙蝠病原体项目始于新
  • 西北民大师生走进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

通知公告

  •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数据库收录影响力
  •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期刊栏目设置
  •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杂志社刊物宗旨
  •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杂志社收稿方向
  •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编辑部征稿要求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上海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巡礼|老中青三代教(2)

来源: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10月03日 17:30:53
【作 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 要】:图说:团队扎根科研一线,围绕持续性感染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核心问题集中攻坚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,袁正宏连续近20年领衔开设《医学微生物学》课

图说:团队扎根科研一线,围绕持续性感染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核心问题集中攻坚

 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,袁正宏连续近20年领衔开设《医学微生物学》课程。尽管有繁忙的行政事务在身,袁正宏对于教学的要求丝毫不放松。学生们这样评价他,“袁老师继承了闻玉梅老师的风格——敬业、严格,以及在原则问题上坚持、顶真、不怕得罪人;他对学生要求高,但他对自己要求更高。”

  “我们这代人现在做不到的,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我们的下一代或者是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一定能赶上国际水平。”这是闻玉梅当年送给作为研究生的瞿涤的一句话。瞿涤是林飞卿和闻玉梅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,如今,瞿涤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教授,作为教学团队的主要负责人,瞿涤成了这句话的践行者与传承者。

  瞿涤担任《医学微生物学》课程主讲老师已经很多年了。早上8点钟的课,7点35分,瞿涤就会出现在教室,调试好上课用的设备后,就开始与在场的同学谈心、答疑,或是向学生打听一点课程反馈。对于治学,瞿涤有时甚至会有点“吹毛求疵”。最让同学们惊叹的是她的教学PPT,她会认真核实每一处知识点,增补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,甚至每一处字体、大小、标红、图片,她总会细细斟酌,总会考虑“这样放学生看不看得清?看不看得懂?”

图说:2020年2月7日,团队联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,仅用3天的时间,就从一例病例样本中成功分离并鉴定出上海首株新型冠状病毒,图为科研人员在BSL-3实验室工作

  积极发声抗疫,以科学力量抚慰人心

  疫情防控期间,团队成员们还积极发出科学的防疫声音,给大众带来定心丸。

  “主要是能够把我认为比较科学的想法和观点传递给大家,告诉大家不要慌张,但也不要太掉以轻心。”闻玉梅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。疫情发生后,平日低调的闻玉梅多次接受媒体采访,亲自撰写文章,做科普讲座,以科学的力量抚慰人心。

  当76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启动时,闻玉梅第一时间进行登记,完成疫苗接种。当看到闻玉梅打疫苗的场景,基础医学院2019级硕士生朱文佳有感而发,手绘了一幅温馨可爱的漫画,在听完闻老师迎接建党百年专题党课后送给了她。画中的闻玉梅笑得眉眼弯弯,撸起袖子,周围有两个可爱的小天使护士为她打疫苗,还配有她的防疫“金句”:“防控疫情,我们要建立防火墙;自己打了疫苗,就等于手中有了灭火器。”这幅凝聚着学生满满心意的画被闻玉梅视若珍宝,挂在办公室墙上,每当向别人介绍这幅画,她总是笑得开怀。

  从抗疫攻关、科普,到群防群控……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疫考验中,团队成员们传承前辈精神,越来越多青年人成为崛起的“后浪”,勇立潮头,奋勇拼搏。

 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

文章来源: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byswx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03/857.html

  • 上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上一篇:走近沪上首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:
    下一篇:血液科中让人恐怖的骨髓穿刺,这需要多少钱?

  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投稿 |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编辑部|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版面费 |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最新目录
    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    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